学生处(学生工作部)
当前位置:学生处(学生工作部)>> 思想教育
新华时评:权利的宣言书 时代的里程碑
来源:学生处 发布人:朱喜涛 阅读:次 发布时间:2020/5/24 12:12:18

    小康有丰碑,盛世出大典。

    7编加附则、1260个条文、沉甸甸十余万字,凝聚着几代人期盼的民法典草案22日正式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伟大时代的里程碑,人民权利的宣言书,中国民法典呼之欲出。

    民法本质是保护人民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维护人民利益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为保护人民权利而斗争。在领导人民夺取全国政权之前,党就在解放区制定土地和婚姻方面的法律。新中国成立后即制定土地改革法和婚姻法,为新中国民事立法奠基。

    曾记否,婚姻法是新中国成立后施行的第一部法律。没有妇女解放和进步,就没有人类解放和进步。积极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发挥妇女“半边天”作用,妇女建功立业、实现人生理想,成为最美的风景。

    曾记否,土地改革法的颁布,标志着占全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中国推翻了几千年来的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广大农民翻身得解放,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与国民经济的恢复,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重要条件。

    曾记否,改革开放之始,党中央提出的立法任务之一就包括制定民法。民事立法紧随时代和改革开放而行,数十部民商事法律接连出台,激发了人民创造性,对改革开放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曾记否,从保护个人财产写入宪法修正案到物权法诞生,从个人拥有不动产到农村居民拥有用益物权。我国以单行法方式一步步推动民事立法,涓涓细流汇为江河,终将涌成民法典的大海。

    伟大的时代,是民法典的母土。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编纂民法典这一重大立法任务。编纂民法典的过程,就是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回应人民关切的过程,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不变初心。

    作为历史创造者的人民,就是一切法律的创造者。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基本国情决定中国民法典的时代性、民族性、先进性。从绿色原则确立为基本原则到人格权独立成编,凝结中国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包含着对21世纪人类面临共同问题的关切。

    中国民法典渐行渐近,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的一座丰碑,也将是人类法律文明史上的崭新路标。(新华社记者王立彬)

 
地址:郑州市新郑龙湖大学城南107国道西侧招生处 邮编:450000 365体育彩票_365bet体育娱乐场-【官方唯一授权】@/span> 就业办电话:(0371)56068693
郑州理工职业学院保留网站所有权利 未经允许不得复制、镜像 设计研发:实训与信息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