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处(学生工作部)
当前位置:学生处(学生工作部)>> 心理健康
高质量友谊的七标准
来源:学生处(学生工作部) 发布人:王思奇 阅读:次 发布时间:2023/9/21 9:20:57
    一份能捱过你不需要的时间,在你需要时又会出现的友情,才是一份真正意义上的“成熟的友谊”。它能在你需要时给予陪伴和支持,又不会对你时间精力的投入过于苛刻,是一种能让你感到更自在、自由的关系。你也拥有这样成熟的友谊吗?可以对照以下7条标准看看
    1. 成熟的友情不一定是深刻的友情
    深刻指的是你们不一定是对彼此了如指掌或是见证过彼此重大时刻的人。只要是相互欣赏的、可以有效交流的、可以相互依靠的,就能发展出一段成熟的友谊。
这份友谊最大的价值在于,你们即便没有参与对方的过去,也能互相理解对方的现在;你们不一定陪伴过彼此的至暗时刻,却也能给对方提供正面的情绪支持。
    2. 你们能够摘掉彼此的标签
    随着年龄增长,有些关系的建立本身是带有目的性的,例如我们在一些事上需要 ta 的个人能力或是社会资源的帮助,所以我们才希望和 ta 建立关系。但当你们拥有了成熟的友谊,即使你们的相识是功利的,现在的你们仍然能够看到彼此真正、完整的模样。 对于你们而言,当你们想到对方的时候,脑海中会浮现 ta 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ta 喜欢的口味、ta 身上的趣事等等,ta 在你眼里是一个鲜活完整的个体,而不是贴满社会标签后,体面但失真的状态(Kala, 2019)。 
    3. 你们的关系经得起他人的挑拨和诋毁 
    成年人的友情不是排他的,也正因为如此,多人的友情会存在一定的竞争性,从而引发嫉妒。 而一段成熟的友情是经得起他人的挑拨和诋毁的。我们不会因为他人的转述就立刻相信对方真的说了这样的话,或是真的表达了如此负面的意思,因为我们一旦和他人建立了成熟的友情,就会存在着基本的信任、理解和承诺(Oswald, 2006)。
    4. 你们了解对方的缺点,并选择在这段关系中包容 
    停止追求的不只是“完美的关系”,还有“完美的个人”。 在和 ta 的相处中,你们会慢慢发现对方的缺点,也会觉察到自己的问题。关键在于,你们都清楚地知道对方的缺点并不影响这段关系对你的价值。在包容对方的小毛小病的时候,你不会觉得自己是为了关系退步、忍让的那一个,因为这些缺点和 ta 能带给你的正面价值比起来不足一提,并且你相信对方也会一样包容着你。 
    5. 你们都明确这段关系的边界,并尊重、理解彼此的边界 
    我们生命中会出现很多给我们不同体验、感受的朋友,只要你们之间是平等尊重,在彼此需要时能给予相互支持与陪伴的,都可以称得上是成熟的友情(Hays, 1985)。在一段成熟的友谊中,两个人对彼此的“友情定位”是一致的,双方也会默契地遵守并维护这条边界。虽然打破边界可能会让你们的关系升华,但更可能让你们觉得自己在这段关系中变得不舒服了。
    6. 你们在一起时,能给对方提供高质量的陪伴
你们不一定会常常计划见面,但会在每一次见面时给对方提供高质量的陪伴(Sarason, 2001)。比如,在面对对方的负面情绪时,也会知道 ta 究竟是为了什么而生气,而不是敷衍地用“抱抱”来应付回答。
    7. 你们会互利互惠,并且不会觉得是在相互利用
    Rawlins在1992年提出了一系列友情辩证互动原则,他指出,一段成熟的友谊中,必须包含“情感性和工具性(affection and instrumentality)”的自由。 有些人会批判带有目的性的友情,认为这样的友情是不纯粹的,是在利用朋友。然而,有来有往的帮助行为,其实可以被视为支持性的、互惠的友谊维护行为(Oswald, 2004)。在成熟的友谊中,两个人不仅不会刻意地回避。
    References:
    Hays, R. B. (1984). The development and maintenance of friendship.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1), 75-98.
    Hays, R. B. (1985).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friendship develop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8(4), 909.
    Kala, M. (2019). Why Do We Have to Label Our friends? Medium.
    Ledbetter, A. M., Griffin, E. M., & Sparks, G. G. (2007). Forecasting “friends forever”: A longitudinal investigation of sustained closeness between best friends.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4(2), 343-350.
    Muinos, L. (2021). 6 Tips to Maintain Lasting and Meaningful Friendships. PsychCentral.
    Oswald, D. L., & Clark, E. M. (2006). How do friendship maintenance behaviors and problem‐solving styles function at the individual and dyadic levels?.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3(3), 333-348.
   Rawlins, W. K. (1992). Friendship matters: Communication, dialectics, and the life. Course Aldine De Gruyter, New York.
   Sarason, B. R., & Sarason, I. G. (2001). Ongoing aspects of relationships and health outcomes: Social support, social control, companionship, and relationship meaning. In Close romantic relationships (pp. 285-306). Psychology Press.
 
地址:郑州市新郑龙湖大学城南107国道西侧招生处 邮编:450000 365体育彩票_365bet体育娱乐场-【官方唯一授权】@/span> 就业办电话:(0371)56068693
郑州理工职业学院保留网站所有权利 未经允许不得复制、镜像 设计研发:实训与信息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