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处(学生工作部)
当前位置:学生处(学生工作部)>> 心理健康
什么是哭泣效应?
来源:学生处(学生工作部) 发布人:王思奇 阅读:次 发布时间:2024/9/27 9:38:55
    英国诗人丁尼生在一首诗中记述了一件事:一位战士战死,有人将他的尸首带到他妻子面前。妻子见后发呆,不能哭。
丁说:“她必须哭,否则她将会死去。"但没有办法使她哭。后来一位聪明的奶娘将她的小孩带到她的眼前,她哭了,并且说:“我的甜蜜孩子,我为你活着。"就这样哭泣缓解了这突如其来的严重打击所造成的高度心理紧张,使她避免了不幸的后果。可见,人在极度痛苦或过于悲痛时,痛哭一场,往往会产生积极的哭泣效应,可以防止痛苦越陷越深而不能自拔的现象。在情绪心理学中,人们因悲痛而哭泣并产生心情舒畅、避免不幸后果的现象,称为哭泣效应。
    为什么会产生哭泣效应
    一是哭泣流泪能排泄出有害于人体健康的化学物质:一般来说,哭泣会扰乱成人的生理功能,使呼吸失去规律,使心跳不守规则。但是,人在遭遇到严重精神创伤时,哭出声、流出泪反而更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1957年, 美国化学家布鲁纳西首先发现,动感情的眼泪与因洋葱刺激而流的眼泪,其化学成分是不同的。美国生物学有弗雷也认为,一个人在悲痛时流出的眼泪与因伤风感昌或风沙入眼流的眼泪,所含的化学成分是不同的。他们认为,人在悲伤时流出的眼泪是有益于健康的。换言之,痛哭时的眼泪中含有有害身心健康的物质。因此,哭泣能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
    二是哭泣使人的极度紧张得到放松,极度紧张有害于身体健康,松弛有利于身心健康。大量研究证明,一个人如果处于极度紧张,就会分泌出去甲肾上腺素类的荷尔蒙。
    这种荷尔蒙适量分泌对人体有益,但此时已大量分泌,远远超过限度,因此血压就上升,血流就不畅,从而引发高血压,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的活性氧,并生成过氧化脂质这种老化物质,从而大大提高患病率。因此,有人称"精神状态紧张是万恶之源”。当然解除紧张的方法很多,其中,哭泣就是一种既简单又方便且效果又好的方法。可见,哭泣的松弛作用是产生哭泣效应的心理原因。
 
上一条 :乌鸦定律
下一条 :糖果效应
地址:郑州市新郑龙湖大学城南107国道西侧招生处 邮编:450000 365体育彩票_365bet体育娱乐场-【官方唯一授权】@/span> 就业办电话:(0371)56068693
郑州理工职业学院保留网站所有权利 未经允许不得复制、镜像 设计研发:实训与信息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