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处(学生工作部)
当前位置:学生处(学生工作部)>> 心理健康
你害怕的,是现实,还是大脑的幻觉?
来源:学生处(学生工作部) 发布人:王思奇 阅读:次 发布时间:2025/3/11 16:04:48
    有人在30岁还不敢辞职,因为“万一失败了怎么办?”;有人在关系里明明很痛苦,却不敢离开,因为“后面可能更糟”;有人在机会摆在眼前时犹豫,因为“我真的可以吗?”如果你也有这些困惑,那你可能站在“心理悬崖”边上了。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实验——视崖实验(Visual Cliff Experiment),它告诉我们,许多恐惧,并不是真的危险,而是大脑的自我设限。
    视崖实验:一个“假悬崖”,让婴儿害怕。1960年,心理学家吉布森(Eleanor J. Gibson)和沃克(Richard D. Walk)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在实验室里搭建了一个“视觉悬崖”——一张透明玻璃板,下面一半有实地支撑(看上去安全),另一半是透明的(看上去像深渊,但实际上没危险)。研究人员让婴儿爬行,吸引他们向前爬;当婴儿爬到“透明区域”边缘时,大多数婴儿立刻停下,不敢再往前,尽管玻璃可以支撑他们的重量。这些婴儿根本没掉下去过,但他们仍然“本能”地害怕悬崖。这表明,很多时候,我们的恐惧并非源于真实经历,而是大脑自带的一种 “保护机制” 。
    为什么视崖效应在成年人身上依然存在?小时候,我们害怕真正的悬崖;长大后,我们害怕“看不见的悬崖”——失败、被拒绝、改变、未知…… “想象中的危险”比真正的危险更可怕,社会暗示,让“心理悬崖”更高,熟悉的痛苦 VS. 未知的可能。
    如何突破自己的“心理悬崖”?
    1. 质疑你的恐惧,它是真的,还是想象的?
    你怕失败,那你有没有真正尝试过?
    你怕别人议论,那他们的意见真的比你的幸福重要吗?
    写下你的恐惧,然后问自己:“这个‘悬崖’是真的,还是我以为的?”
    2. 观察别人的成功案例,找到“跨过去”的方法
    去看那些“跳下去但没摔死”的人:
    辞职的人,有没有找到更好的机会?
    分手的人,是不是最终遇到了更适合的伴侣?
    他们走过了“悬崖”,说明你也可以。
    启示时刻:你的“深渊”,可能只是透明玻璃,很多人一辈子,都被困在“心理悬崖”前,最终什么也没做。但那些迈出去的人,才发现,真正的路,不是掉下去,而是踩在玻璃上,继续往前走。你以为的危险,真的存在吗?还是你自己把它“放大”了?
 
地址:郑州市新郑龙湖大学城南107国道西侧招生处 邮编:450000 365体育彩票_365bet体育娱乐场-【官方唯一授权】@/span> 就业办电话:(0371)56068693
郑州理工职业学院保留网站所有权利 未经允许不得复制、镜像 设计研发:实训与信息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