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处(学生工作部)
当前位置:学生处(学生工作部)>>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冷知识:身体姿态里藏着的情绪开关
来源:学生处(学生工作部) 发布人:王思奇 阅读:次 发布时间:2025/5/9 15:32:56
    你是否注意过,上课时趴在桌上的同学往往更容易犯困、走神?其实,身体姿态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奇妙的“双向影响”。心理学中的“具身认知理论”指出,身体的姿势不仅是情绪的外在表现,还能反过来调节心理状态。比如,当我们刻意挺直腰背、舒展肩膀时,大脑会接收到“我很自信”的信号,进而分泌365体育彩票_365bet体育娱乐场-【官方唯一授权】@血清素,让人真的感到情绪振奋。研究显示,保持“高能量姿势”(如双手叉腰、昂首挺胸)两分钟的学生,在课堂提问环节主动发言的概率比含胸驼背的学生高43%。
    姿态影响社交安全感:在校园社交中,身体姿态还默默影响着我们的人际互动。蜷缩的坐姿(如膝盖并拢、双臂交叉)虽然看似能“保护自己”,却会在潜意识中传递出“封闭”“抗拒”的信号,让周围人不自觉拉开距离。而开放式姿态(如手臂自然放于身体两侧、腿部微微分开)不仅能提升自身的安全感,还能让他人感受到你的友好与接纳。日本筑波大学的实验发现,采用开放式姿态参与小组讨论的学生,更容易被同伴评价为“可靠”“有亲和力”,其提出的观点也更易获得认同。
    课间微调整:激活大脑的“充电姿势”:面对连续几节课的久坐疲劳,不妨试试“动态拉伸姿势”来重启大脑。英国牛津大学推荐的“课间5分钟激活法”包括:背靠墙壁站立,双手向上伸展并轻轻踮脚,感受脊柱被拉长的舒展感;或坐在椅子上,缓慢向左右两侧转动上半身,同时保持肩膀下沉。这些微小的姿态调整能促进血液循环,让因久坐而“ sluggish”(呆滞)的大脑重新充满活力,有效降低下午课堂的昏沉感。值得注意的是,长时间低头看手机形成的“乌龟颈”姿态,会使肩颈肌肉持续紧张,不仅可能引发头痛,还会通过神经传导让情绪变得焦虑——这也是为什么睡前刷手机后,人更容易陷入莫名的烦躁。
    姿态训练:打造心理韧性的“隐形肌肉”:挪威奥斯陆大学的一项长期跟踪研究发现,坚持每周3次、每次15分钟姿态训练的学生,在一学期后心理韧性评分提升了27%。
    训练方法很简单:每天早晚对着镜子练习“冠军姿态”——想象自己刚赢得比赛,双肩后展、下颌微抬、眼神坚定地注视前方,同时深呼吸5次。这种刻意练习能重塑身体记忆,当真实面对压力场景(如演讲、考试)时,身体会自动切换到“积极模式”,帮助大脑更快进入专注状态。正如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艾米·卡迪所说:“你的身体在改变你的思维,而思维正在改变你的命运。”下次感到紧张时,不妨先调整姿态——挺直的不仅是脊梁,更是对抗焦虑的勇气。
 
地址:郑州市新郑龙湖大学城南107国道西侧招生处 邮编:450000 365体育彩票_365bet体育娱乐场-【官方唯一授权】@/span> 就业办电话:(0371)56068693
郑州理工职业学院保留网站所有权利 未经允许不得复制、镜像 设计研发:实训与信息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