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捡到200元的开心,远抵不过丢失100元的沮丧?这种“损失带来的痛苦远超收益带来的快乐”的心理,被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称为损失厌恶。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损失的敏感度是收益的2-2.5倍。商家深谙此道:比起“满200减50”,“买二送一”更吸引人——因为前者让你感觉“花钱”,后者让你觉得“赚到了免费商品”。再比如股票被套时,很多人宁愿扛到亏损扩大,也不愿止损卖出,正是害怕直面“确定的损失”。
生活应用:
1. 购物时列清单,避免因“怕错过优惠”而买无用商品;
2. 投资中设定止损线,用理性规则对抗感性抗拒;
3. 说服他人时换说法:把“错过这次机会会损失10%收益”换成“抓住机会能多赚10%”,成功率更高。
损失厌恶本质上是进化赋予我们的生存本能,但懂得用理性校准直觉,才能避免被情绪操控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