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工程学院
当前位置:机电工程学院>> 学生工作
青春筑梦现代化 挺膺担当向未来 || 机电工程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系列报道(五)
来源:机电工程学院 发布人:王晓晨 阅读:次 发布时间:2025/7/23 19:52:33 更新时间:2025/7/23 20:11:41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365体育彩票_365bet体育娱乐场-【官方唯一授权】@: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论述,落实“青春赓续红色血脉工程”,引导青年学子在实地实景中感悟红色精神、厚植家国情怀,2025年7月,机电工程学院开展暑期社会实践,通过重走红色足迹、沉浸式体验教学等形式,激励青年学子在新时代征程中勇担使命。


        近日,机电一体化技术2412班何哲恒及部分团学骨干走进河南林州红旗渠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从书本中“人工天河”的文字描述,到亲身踏足这片孕育精神力量的土地,他们在太行崖边、渠水之畔,触摸历史温度,解码红旗渠精神的时代内涵。站在青年洞悬崖边,太行山的冷峻岩石与红旗渠的清澈渠水形成鲜明对照,让他们深刻感受到这项工程的震撼。沿着蜿蜒渠岸前行,一侧是刀削斧劈的峭壁,一侧是深不见底的峡谷,讲解员介绍,60多年前,林县人正是用镢头、钢钎等原始工具,在太行山悬崖上“啃”出了1500公里的生命渠。

        在红旗渠纪念馆,一张泛黄的老照片吸引了众人目光:十几名青年腰系草绳悬于半空,抡锤凿岩,脚下便是万丈深渊。“他们没有先进设备,却有着‘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豪情。”大家不禁感慨,这种“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魄,正是中国人最动人的精神底色。

        红旗渠不仅是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更是一座不朽的精神灯塔,映照着“幸福源自奋斗”的永恒真理。今天的青年或许无需再凿山开渠,但接过这束穿越时空的精神火炬,我们更应将这份坚韧与担当融入求学之路、奉献社会之行,让红旗渠精神在青春的赛道上永远奔涌向前。



图文:刘   盈
排版:吕中景
初审:张林强
终审:晁   玉
 
 
地址:郑州市新郑龙湖大学城南107国道西侧招生处 邮编:450000 招生咨询电话:56657088 56657099 就业办电话:56068693
郑州理工职业学院保留网站所有权利 未经允许不得复制、镜像 设计研发:实训与信息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