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处(学生工作部)
当前位置:学生处(学生工作部)>> 心理健康
做自己情绪的“好朋友”
来源:学生处(学生工作部) 发布人:王思奇 阅读:次 发布时间:2025/9/22 15:10:55
    提到健康,很多人会先想到身体没病、体力充沛,却容易忽略心理健康——它像空气一样,平时不易察觉,却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状态、人际关系甚至生理健康。联合国卫生组织曾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更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可见心理健康是整体健康的核心支柱之一。
    日常如何判断自己的心理状态是否“在线”?其实不用复杂量表,只需关注3个简单信号:一是情绪是否“可控”,比如难过时能慢慢平复,而非长期陷入焦虑或低落;二是睡眠是否“规律”,长期失眠、早醒或嗜睡,可能是心理压力的“求救信号”;三是社交是否“自愿”,偶尔想独处很正常,但如果持续回避朋友、拒绝沟通,就需要多留意。
    维护心理健康,从来不是“等到出问题才补救”,而是融入生活的小习惯:
    - 给情绪“贴标签”:当你感到烦躁、委屈时,试着说“我现在因为XX事有点生气”,而非任由情绪失控。给情绪命名的过程,本身就是梳理内心的过程,能帮你从“被情绪控制”转为“理解情绪”。
    - 每天留10分钟“空白时间”:放下手机,哪怕只是坐在窗边发呆、听一首喜欢的歌,或简单记录3件当天的“小美好”(比如早餐的豆浆很暖、同事的一句关心)。这些微小的“心理留白”,能帮大脑从忙碌中抽离,积累心理能量。
    - 别害怕“求助”:很多人觉得“找别人倾诉就是添麻烦”,其实恰恰相反——向信任的朋友、家人表达感受,或在需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就像身体生病看医生一样正常。真正的强大,不是独自硬扛,而是懂得在需要时伸手。
    还要避开一个常见误区:“心理健康=没有负面情绪”。其实喜怒哀乐都是正常的情绪体验,就像天气有晴有雨。真正的心理韧性,是能在难过时允许自己哭,在焦虑时学会深呼吸,在犯错时不苛责自己——就像对待好朋友那样,温柔地接纳自己的所有样子。
    心理健康不是一场“要做到完美”的考试,而是一段“慢慢照顾自己”的旅程。从今天起,试着多和自己说一句“没关系,你已经做得很好了”,就是维护心理健康最好的开始。
 
下一条 :无
地址:郑州市新郑龙湖大学城南107国道西侧招生处 邮编:450000 365体育彩票_365bet体育娱乐场-【官方唯一授权】@/span> 就业办电话:15324947690
郑州理工职业学院保留网站所有权利 未经允许不得复制、镜像 设计研发:实训与信息管理中心